今天是:2025年01月17日 星期五
注册 | 登录
陈柱顺:做实四经普单位清查的几点建议

时间: 2018-09-29 17:38 作者:陈柱顺 信息来源: 阅读量: 字体: [ ] 视力保护色:            

当前,作为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开展登记前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单位清查工作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其清查对象多而复杂,覆盖国民经济全行业,工作量大且任务重,是与经普对象的首次接触,其工作组织开展好坏、宣传动员效果强弱及调查人员业务技能水平高低等,直接影响本次普查各类普查单位对象的准确确定与划分及各类普查表实施范围的规范界定,决定清查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普查登记质量效果。笔者结合基层统计调查实践,谈点体会。

一、常见问题

1、调查对象配合不尽理想,工作开展不顺畅。

集中表现在部分对象对经济普查单位清查工作不甚了解,缺乏认识,以为单位清查就是正式普查登记,出于对单位或个人基本情况的保护及安全防范,不乐意提供真实完整资料,敷衍塞责清查工作,相关单位人员未经本单位负责人或相关领导授权或安排,抵制或拒绝提供有关清查资料;一些小微企业、个体经营户嫌麻烦,怕打扰或影响做生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清查能推就推,能躲就躲,配合不理想;一些无证照单位或个体经营户、黑作坊等对象,惧怕外人知晓或发现其违法经营秘密,招来政府打击,闭门谢客,拒绝或抵制清查;一些受政府打击或对地方政府处理事宜达不到要求、不满意的对象,与政府“抬杠”,不履行公民义务,对抗或报复包括经普在内的一些政府行为,清查门难进、脸难看、话难问,真实资料难采集;一些安全防范意识较强或管理严格的企业或单位,门禁系统或安保人员需普查人员持有效证明或是打招呼等方式,方可入内开展工作,进门难、入户清查较难。

2、工作量大、任务重,全面查清查实属不易。

本次单位清查的对象是我国境内从事经济社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以及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个体经营户,其范围涵盖国民经济十九大行业,涉及对象多而复杂,牵连有关部门多且层级深,要在有限时间内全面查清查实各类单位尤其是一些小微企业或私营企业及个体经营户的规模总量、单位类型、主要业务活动、产业活动等基本情况实属不易,工作量大、任务重,开展工作费时费力。

3、特定情形难查难访,清查质量不高。

具体表现在:一些无证照企业(单位)、无营业执照个体经营户或黑作坊隐蔽性较强或是惧怕政府打击,经营场所难查找、难发现、难联系,清查核实工作难以开展,收效甚微;一些乡镇、村(居、社区)委会农村集市或流动性较强的经营单位或经营户,经营场地变动频繁或居无定所,从业人员不稳定和素质不高,难联系、难问话、查找核实十分困难;百货商场、超市、仓储会员店等购物中心、综合商品交易市场及写字楼内等经营单位的经营状况、性质十分复杂,且资料残缺不全或可查看的资料依据有限,准确全面清查情况不仅量大、费时费力,还容易搞错、遗漏或混淆;一个机构多块牌子、一户多照、一企多址、靠挂机构、产业活动单位或分支机构、异地经营等特定普查情形客观存在,全面彻底查清、查明难度不小。

4、普查人员业务技能水平不高,影响工作成效。

主要体现在部分普查员由于对清查内容学习不够、掌握不多,使得单位清查范围及对象把握不准、单位类型划分和确定错误、主要业务活动界定不规范及现场新增、遗漏或有疑问对象处理不正确,影响单位清查质量;一些普查员对单位清查指标理解不透彻或不精准,使得清查表填报错误,清查质量不高;不乏有一些普查员对手持终端设备(PAD)操作不熟练,对移动终端(MDM)和普查清查软件下载、安装、注册、使用知识及技能掌握明显不足,操作不熟,迟滞单位清查工作开展;少数县级业务骨干对移动终端管理系统区划码、地图、底册、应用、制度包导入和推送以及用户管理既缺乏实践经验,又匮缺知识技能,业务指导不力或脱节,影响清查工作开展。

二、做实单位清查工作的几点建议

1、加强宣传动员,提高工作配合度。

单位清查是四经普工作的首战基础环节,是与经普对象的第一次正面接触,其宣传动员的好坏不仅影响本次单位清查质量效果,还影响普查正式入户登记状况。工作中,各及地方政府或普查机构要高度重视这一阶段宣传动员工作的重要性,要围绕单位清查任务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精心组织,打好开局之战。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宣传画或书籍、微视频或微电影、户外广告、手机短信、LED屏等媒介有针对性地加强《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和单位清查办法的宣传教育及有关政策的解释工作,不断提高调查对象对单位清查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和配合度,依法如实配合清查。要把宣传动员的范围和重点放在主城区、城乡结合部、工业园区(基地)、政府驻地及二、三产业聚集地。

2、强化部门沟通与协作,扎实做好单位清查工作。

单位清查是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普查正式登记前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是准确划分确定各单位类型,确定经济普查对象与种类,规范界定各类普查报表实施范围,为普查培训和正式登记等后续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为此,各地方政府或普查机构按照单位清查办法要求,迅速组建本地单位清查工作组,按照“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强化与工信、宣传、财政、编制、民政、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工作合力,精心组织普查员利用手持移动终端(PAD)对辖区内每一个地点或建筑物内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个体经营户进行“地毯式”的清理排查,不留任何盲区或死角,不重不漏任何对象,全面摸清查实各类单位底数、基本情况、经营状况和分布等,整理编制清查底册及做好相关标注。并结合名录库、有关部门行政记录逐一比对核实、重排、合并重复单位或查疑补漏,进一步完善相关单位资料信息,生成准确全面的普查用底册,为正式登记打实基础。

3、做实业务培训,提高清查质量和效率。

普查人员是四经普单位清查工作的具体承担者与主要实施者,身居基层调查一线,其业务技能水平高低决定着单位清查的成效,影响工作进度。工作中,各级普查机构要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手持移动终端(PAD)、移动终端(MDM)和普查清查软件对工作带来的影响,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科学制定培训方案,有针对性地加强清查办法、单位类型划分与确定、清查表指标解释与填报、PDA操作技能、言行规范等内容的培训和MDM、采集软件的现场演练,着实提高普查人员业务技能水平。上级业务骨干要借助QQ截图(屏)、远程控制及制作简易实用操作步骤强化普查人员线上与线下的业务技术指导,不断提升实际普查能力水平,助推工作开展。

4、注重入户细节和访查方法,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入户前,要提前告知调查对象有关调查的时间、地点、要求及相关资料准备事项,规划好路线,备足物资及做好PAD调试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对调查对象的打扰或减少入户调查时间。入户时,要穿戴整洁,文明礼貌,主动出示证件和说明来意,做好宣传解释工作或取得对象理解支持后再行调查,凡遇调查对象有事、有外人在场或情绪不好等情况要主动退让,重新预约或选定时间上门调查,避免不必要的尴尬或不配合情况。访查时,要紧紧围绕调查任务,善用有关证照资料,讲究方法,引导调查对象如实申报有关资料信息,提高工作配合度。对一些财务、经济等敏感指标,可依据有关资料,科学推算填报。


扫描分享